为深化思政教育实践、赋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蚌埠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思政每周行”专项实践团暑假期间以“徽韵传薪・红途共叙”为主题,在安徽省十六个地级市每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依托安徽省丰富的红色资源,打破传统思政课堂局限,以“周周新”为核心理念,每周聚焦不同地市特色红色主题,通过多样化形式开展宣讲。实践团活动分八周推进,实现安徽省16个地级市全覆盖:第一周走进合肥市,宣讲省会革命建设成就;同时在芜湖市学习无为红色革命故事情景剧;第二周聚焦蚌埠市,通过老照片展陈解读城市红色记忆;同时深入马鞍山市,讲述钢铁工业发展中的红色故事;第三周在淮南市,以影片展播回溯煤矿工人革命历史;并赴淮北市,挖掘能源基地建设背后的红色传承;第四周赴黄山市,在山水间开展红色徒步宣讲,结合自然景观传递革命精神;同期走进宣城市,开展沉浸式红色教学;第五周抵达安庆市,围绕“黄梅戏+红色文化”创作特色宣讲模式;同时在池州市,结合当地红色遗址讲述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第六周在六安市,解读红色歌谣中的革命情怀,传承大别山精神;并赴滁州市,以“红色家书诵读”形式传递先辈信仰;第七周在宿州市,通过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多种形式,开展特色式红色教育;同期在阜阳市,聚焦农村改革历程中的红色印记开展宣讲;第八周在亳州市,讲解中医药发展与红色文化的关联,挖掘药材贸易背后的革命故事;最后抵达铜陵市,结合铜工业遗产讲述产业工人的红色奋斗史。每场活动后,实践团通过问卷收集反馈,队员们根据问卷结果,每周提升改进动态优化宣讲内容与形式。

此次“徽韵传薪・红途共叙”活动,不仅让医学影像学院学子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了品德、增长了才干,更将红色文化送到群众身边,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搭建起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的桥梁,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民族复兴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于伟荣/审 王雨悦、刘静/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