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系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试行)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倡导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管理工作和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同时也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我系决定在本科生教育教学中试行导师制。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的和意义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以咨
询、指导为核心,兼具管理职能。与辅导员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生教育工作体制 。
2、努力营造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和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有利于密切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和成才全面咨询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4、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加大课外培养力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本科生导师职责
本科生导师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进行导航,尤其注重对学生人生、学习方法、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加强对同学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主要工作职责为:
1、低年级学生导师职责
(1)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掌握一项(文体、科技、劳计、生活)特长,学会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2)负责学风建设。向学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帮助他们热爱专业,明确学习目标;根据他们的特长、个性和志向,指导选课;帮助尽快适应大学,掌握好学习方法,解决学习有关问题。
(3)协助新生日常教育。尊重、热爱、关心新生,密切交往,关注日常生活,加强与学生情感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言传身教引导他们提高自身修养全面发展。
2、高年级导师职责:
(1)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通过与学生情感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构建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以自身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和全面发展。
(2)指导学生了解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考虑学生特长、求职要求以及社会需要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制定学期、学年学习计划,指导选修课程,使学生形成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3)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课外科研选题和立项,组织科研课题讨论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指导学生进行文献综述和科研小论文的撰写。
(4)就业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就业教育,宣讲就业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个人形象设计等指导,帮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择业就业作好充分准备。
三、导师工作要求
1、原则上要求导师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师生见面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答疑解惑,帮助解决学习问题,部署新的学习任务,指导新的学习方向,并为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和相互学习提供平台;平时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2、针对每个学生做好辅导档案记录工作,并注意加强与辅导员的联系沟通,在涉及学生违纪处理、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上,便于辅导员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更好的开展工作。
四、任职资格
低年级学生导师由系从优秀青年教师中遴选配备。低年级导师可以遴选部分研究生和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导师助理参加本科生的管理,主要条件为:
1、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班级、系或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成绩突出者;
2、对学习、生活有良好认识,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及较高政治修养;
3、成绩优秀,获得过各级各类优秀奖学金者;
4、中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
高年级科学生导师:学生导师在教职工中遴选,主要工作主要面对2个层面的学生;一是指导部分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或指导进行科研方面的训练;二是指导部分“三困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热爱、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在职教师。
4、具有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和组织活动能力,身心健康 。
五、导师遴选和聘任程序
本科生导师由我系教职工担任,低年级导师带领导师助理负责1个小班学生工作;高年级导师每人辅导7-8名学生。聘任程序:
1、导师助理:导师助理从研究生和高年级优秀学生中遴选,由高年级同学
和研究生根据条件申报,辅导员会同系共同遴选为新生配备。
2、本科学生导师由本系教师承担,实行双向选择,学生提出申请由系本科
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
六、导师工作考核和奖励
每学年由系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导师的年度工作进展情况考核。
1、考核主要内容包括:
在聘任期间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导师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以及人格品行等;
能:主要考核导师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勤:主要考核导师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绩:主要考核导师的工作效果。
2、考核主要程序:
(1)由个人对一年来的导师工作进行认真总结;
(2)领导小组测评(40分)--根据平时掌握情况和工作实绩评分;
(3)学生测评 (40分)--学生根据导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工作态度、指导效果、指导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测评成绩取学生测评平均分值;
(4)工作次数和资料记录考核 (20分)--根据导师记载的学生指导记录,对记录指导内容、时间、地点、人数等进行审核,对于一学年少于5次指导记录或弄虚作假者,此项以零分记载 。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导师考核优秀率控制在25%以内。考核总成绩≥75分为合格;考核总成绩<75分为不合格;系每学年按照25%的比例评选优秀本科生导师,授予“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优秀本科生导师”
荣誉称号,并给予优秀本科生导师一定的奖励。优秀本科生导师作为各级各类优秀评选、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参考依据;大学生导师助理考核优秀的在综合测评中加1分,并作为各种优秀评选、组织发展的参考依据。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领导,系成立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由下列同志组成:
组 长:俞曼华
副组长:徐向明、张俊祥
成 员: 陈建方、汪百真、王尚碧、朱 洁